互联网:当下的影响与未来的走向猫先生官方网站
栏目:媒体新闻 发布时间:2023-05-16 16:23:17

  猫先生官方网站自从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网民的数量10年来一直在飞速增长。CNNIC第16次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6月底上网用户总数首次突破1亿,达1.03亿人,上网计算机达到4560万台。中国互联网在宏观上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并拥有世界排名第二的网民数量。

  网络媒体的强大彰显网络舆论的强势,随着网络媒介的崛起,我们有必要研究在这种新的传播模式下舆论的发展与变化。

  舆论是公众的见解体系,人们参与舆论主要是发表意见,这种发表意见的议论只有覆盖一定的空间,发表意见的人数达到适度的比例才能够行成舆论;没有一定的人数“量”,舆论就无法成为一种集合意识。传统媒体主要是侧重舆论的引导,像报纸的一些社论、评论版,电视的一些评论性节目。但公众自己对重大事件的看法和声音是怎样的?传统媒体很难在量上有效的表现出来,而网络则不然。网络在空间上有无限的延展性,它可以使远隔万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中联系在一起,只要技术上允许它就可以囊括所有想发表意见的公众。这一点就克服了现实社会中空间对舆论产生和流动的限制。现实社会中的舆论的“聚议量”,也限制了舆论的有效形成和舆论的规模及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

  网络舆论的传播特征首先是它的强动态性,这里的强动态性主要包括舆论产生的迅猛性、传播的急速性。电子技术在几天内就可以把某种局部意见渲染成全国或者全世界性舆论,网络舆论更是把这种特性发挥到了极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能量会在瞬间聚集膨胀,在网络这张大网上裂变,流动,覆盖;其所形成的舆论强势是现实社会中的十倍、百倍。

  其次是网络舆论的刚性。网络这个平台与传统媒介平台相比大大超越了经济的,政治的,学术的限制,每个公众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这个意见是对的还是错的,是现代的还是复古的,可以说网络是个随心所欲的地方。正是这种超常的自由和平等,使每一个公众都拥有了话语权,因此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韧度和硬度,它会保持舆论产生初期的猛烈度直到舆论消散。

  民意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在网络舆论得到最为显明的反应。2003年具有代表性的刘涌案、黄静案、宝马案、日本人珠海案都是如此。在现有的能比较真实、直接、及时反映民意的手段上,网络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确切地说猫先生官方网站,南方都市报是第一个报道孙志刚事件的媒体,但没有新浪网、搜狐、人民网、新华网的交互作用,这个事件只能是每年都会冤死的亡魂其中的一个。各大网站的留言最充分表达了民意,形成观点化、总结化的网络舆论,所以自然而然开始影响政府的决策。网友的留言被放大成一种观点后,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再经过交叉作用,马上会提升出更代表民意的观点与呼声。如此互动,一种被广泛提升出的民意就显现出来。这个过程大致如此:平面媒体的采访与报道――网络媒体转载――网友留言――形成民意体验――概念化的网络舆论-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互动作用――具体化的网络舆论(提升观点化的民意)――影响政府决策。

  我们现有的反映民意的途径一是媒体的监督批评类新闻,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等;二是各级政府部门报送的相关资料,如高层了解民意的通道在新闻之外主要是通过新华社的内参等内部刊物。三是逐级政府上报的材料;四是政府本身存在的以信访局为代表的一些倾听民意的机构。而网络舆论的出现和形成,则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另一个更为全面更为集中的民意反映。前四个通道的目的性与真实性、全面性相对较强,但时效性、普遍性较差。而网络舆论的随机性更大一些,更能真实反映大多数民众事件的看法。

  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从来没有象网络舆论这样明显。网络舆论在形成后马上会形成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和决策者,特别在一些重大事件、与民休戚相关的决策上更是如此。2003年网络舆论在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表现出的巨大的威力,2004年其势头依旧不减。不管是当事的政府部门,还是当事的社会名人,在今天都已经强烈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上的舆论压力。年内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深圳“妞妞事件”。10月26日,深圳市一位初中生家长在天涯、凯迪等论坛公布了一封学校给家长的信,信中披露深圳市五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初中学生安排在上课时间,自费购票观看电影《时差七小时》,从而拉开了网上揭批深圳“妞妞(本名李倩妮)事件”的序幕。网友在论坛中不仅将其有关身份、背景和内幕揭个“底儿掉”,而且对目前官场中的“潜规则”猛烈抨击。众多新闻媒体随后也跟进报道,一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11月6日身为李倩妮父亲的深圳市委副书记、秘书长李意珍通过媒体进行了“道歉表态”。11月11日,深圳市委举行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专门就这一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意见进行了通报,主要领导表示党的干部应接受网络舆论监督。

  客观地说,我们的媒体监督与批评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反映民意表达民声上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网络舆论的出现使监督与批评的声音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网络舆论所能达到现有的状态,是与网络的特殊成长环境分不开的。在现有的舆论环境中,传统媒体的监督机制虽然在不断加强,但因传播途径所缚,很难象网络舆论一样,做到一种观点化的提升和集中民意反映。所以我们以网络舆论为先导有助于我们建立新的媒体监督机制。;

  论坛前面冠以网络二字代表着这个概念在网络社会中被网络化了,具有网络的特征。网络论坛是公众聚集的地方,当然这个地方是数字化的,是虚拟的,但网络论坛发出的声音确是真实的,形成的舆论更是有影响力的。面对网络论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网络论坛中舆论的冗杂。在网络中大大小小的论坛随处可见,人气高低也各不相同。参与舆论的主体身份不确定,发表意见的形式更是十分开放,这样高的自由度必然会带来意见的混乱;到底事实是越辩越明还是越辩越浑,我们很难控制。网络舆论的冗杂必然会使有效的舆论难以形成,另外混乱的状态也增加了公众的精神损耗,有很大负面影响。舆论一旦形成,就能无限地溶解个体意识,个人在修正了不相融的部分见解后,渐渐汇入意识洪流,舆论便获得更大的强势。论坛里形成的舆论首先是群体舆论,在论坛中有的人为了支持一种意见可以创造很多虚假的网络身份来发出与这种意见相同的观点,以达到形成群体舆论的目的。这种制造出来的舆论是具有很强的伪装性的,会迷惑一部分的公众,这也上网络舆论的冗杂产生的必然结果。像去年我们的网络媒体发布的比尔盖茨被刺事件及一件娱乐圈里的秘闻事件,都是先起源于网络一个传言,然后变成一个影响颇大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通过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网民通过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手段来实现的,而主流新闻媒体的适时介入,将会使网络舆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造成“媒体审判”。去年的刘涌案改判事件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从某种程度上说,刘涌是被网络舆论杀死的。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28岁女硕士生订婚被媒体报道后,从“领取结婚证”到“海南度蜜月”,社会舆论炒的沸沸扬扬,仅以新浪网首页“杨振宁与28岁女硕士生订婚”专题后的网友评论为例,截至2004年12月30日24点,共有36020条网友留言,暂不去讨论这一老少恋,切看网友留言中,不乏极端的人身污蔑与攻击,这种攻击都是以骂人和损人为主,而不是以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心态来写文章。当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思,这个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的广场议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反映了民众理性的呼声。今年“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人提出,网络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了解了网络舆论的特征、形态、影响,以及在当前整个网络传播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我们不难预测网络舆论的未来,首先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网络论坛必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支举足轻重的舆论监督力量。其次,论坛言论中虽不乏切中时弊的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充斥着许多无责任感的情绪宣泄和放肆的过激主张,其间形成的舆论鱼龙混杂在所难免,这是网络的特性决定的。因此,网络舆论也跟一般社会舆论一样需要适当的引导,用现代法治社会的通则来规范网络来引导网络舆论:一方面,加强互联网立法;另一方面,要求它们自律。

  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12月,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正式成立。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搜狐网等30多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共同签署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承诺自觉接受管理和公众监督,坚决“有害信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这表明,中国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互联网发展,并参与网络发展的进程。

  探讨网络舆论的影响和未来,我就以以下两个镜头做为结束,其内涵不言而喻。非典疫情过去后,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另一个镜头是,总理在北大宿舍对几位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王豪杰)

  1: 雷跃捷 辛欣 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3月第1版

  3: 邓炘炘 李兴国主编 刘利群副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2001年7月第一版

  4: 《南方周末》 2003年6月06日《人民网文章增加了侦破孙志刚案的决心》

  5: 王吉鹏《一种新的社会力量 网络舆论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2004年11月12日 博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