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先生官方网站简称蓬皮杜中心,设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区,距卢佛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米。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和意大利建筑师R.皮亚诺合作设计,建于1972~1977年。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工业美术设计中心,约4000平方米;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约5000平方米。连同其他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03305平方米。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幢长 166米、宽60米的六层大楼内。大楼的每一层都是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整个建筑物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各种使用空间由活动隔断、屏幕、家具或栏杆临时大致划分,内部布置可以随时改变,使用灵活方便。设计者曾设想连楼板都可以上下移动,来调整楼层高度,但未能实现。
蓬皮杜中心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从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罗杰斯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又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罗杰斯等人的这种建筑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急速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和重视。60年代在英国出现过的“阿奇格兰姆”建筑学派的主张,与此相似。就广义而言,蓬皮杜中心的建筑设计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现代建筑中“重技术派”的作品。
由于3-6层内部已构成一个通用空间,所以除了外门,各层内部没有任何内门,交叉的隔板墙使内部组成了复杂的流动空间。
建筑物的底层是一个大通间,天花上也同样布满了蓝色和黄色的管道,空间上部的各色指示牌,已暗示着时代的转型,给人一种新颖与激动的印象。3层以上是现代艺术展览馆部分,进入展厅后,迎面就是一幅巨大的黑白画面,这种大大小小的黑色圆盘组合画象征着机器时代的特征,在白色塑料板的背后还打着灯光,使得画面对比更加强烈,而且具有立体感。转向右面的对景是一幅红绿相间对比强烈的抽象图案,它似乎在说明当代社会和艺术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家的心态是热烈的。在几层的展厅中,各种现代艺术派别都有代表作品展示。
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天花并不象底层那样管道毕露,在长条格子间点缀着圆形的出风口和管道,也显得非常自然,并不惹人讨厌。
在第6层的西面有一个屋顶平台,中间是长方形的浅水池,周围构架与人物倒映池中,十分生动。池面中间还浮现一块石板,上面放着两个人物雕像,那是英国著名艺术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圆浑浑的体形,只有行家才能解读它的内涵。不过,它点缀在水池中间倒也能在开阔的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第4层的平台上也有一个独立的抽象雕刻,那是美国著名艺术家亚历山大·卡德尔的作品,外面涂上黑漆,和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内的蓝色雕刻很相像,只是颜色不同。这位艺术家素以钢雕刻称著,他还经常做动态雕刻,是艺术界颇有影响的一位创新者。
建筑物西立面的前面是一个下沉式的小广场,边上的台阶形成了天然看台,这样既可以避免车辆的干扰,还可以供人坐观广场上露天的艺术表演。
蓬皮杜中心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建筑界引起广泛注意,对它的评论分歧很大。有的赞美它是“表现了法兰西的伟大的纪念物”,有的则指出这座艺术文化中心给人以“一种吓人的体验”,有的认为它的形象酷似炼油厂或宇宙飞船发射台。
现在已很少有人再去斥责它的出现,同时也很少有人去赞美它的创新,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已融入到巴黎城市的肌理之中,它的高技外表,并非是技术的要求,实际上只是一种建筑艺术风格,是用技术来表现艺术效果的一种手段。看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艺术造型在经过了几十年的考验后,终于象埃菲尔铁塔一样得到了社会的理解。
意大利米兰一家橡胶联合企业的总部大楼,1955~1959年建,是一个建筑设计和结构构思各具特色而又巧妙结合的作品。由奈尔维和蓬蒂设计。
设计人之一意大利建筑师G.蓬蒂提出“有尽形式”原则,认为建筑物两对边的延长线应在不远处相交。据此,他为皮瑞里大厦设计了一个两端开口的由折线构成的梭形平面,两个长边延长线的交点位于大厦所处地段的边界上。而开口处两边的折线角度较大,在其延长线的交点附近布置建筑小品,加强了“有尽”的效果。32层的大厦拔地而起,与檐口隔开一段距离有一块通长平板,在竖向上打断了视线的延伸感,也体现“有尽”的意图。
意大利结构工程师P.L.奈尔维配合蓬蒂的构思,在大厦两端布置四个三角形钢筋混凝土筒,又在中部布置四个巨大的双肢柱,与混凝土筒共同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力。柱子在立面上暴露出来,其宽度从下往上越来越窄,符合结构原理,而两边的延长线越过屋顶大平板在其上方不远处相交,也符合“有尽形式”原则。
大厦前广场下面是一个地下小礼堂,梁在开间内对角布置,两两相交成菱形,斜梁增加了水平刚度,也丰富了空间形象。天花与梁底面平齐,而梁与天花间留出一段距离作为灯槽,结构布置同建筑装饰和照明结合得非常巧妙。
原址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岛西南端,西临哈德逊河,由美籍日裔建筑师雅玛萨基(山崎实)设计,建于1962-1976年。占地6.5公顷,由两座110层(另有6层地下室)高411.5米的塔式摩天楼和4幢办公楼及一座旅馆组成。摩天楼平面为正方形,边长63米,每幢摩天楼面积46.6万平方米。在2001年9月11日的中坍塌。
摩天楼采用钢框架套筒体系,第9层以下承重外柱间距为3米,9层以上外柱间距为1米,标准层窗宽约0.55米,核心部位为电梯井,每座楼内设电梯108部。在第44层和78层设有银行、邮局和公共食堂等服务设施。第107层是了望层,可通过两部自动扶梯到110层屋顶。地下一层为综合商场,地下2层为地铁车站,地下其他4层为地下车库,可停放汽车2000辆。
世界贸易中心开放的时候,有5万人在其中工作,客人每天达8万人次。它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也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美国芝加哥的一幢办公楼,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1974年建成,高443米,是当今世界最高建筑物之一。总建筑面积418000平方米,地上110层,地下3层。底部平面68.7×68.7米,由9个22.9米见方的正方形组成。在这些正方形的范围内都不另设支柱,租用者可按需要分隔。整个大厦平面随层数增加而分段收缩。在51层以上切去两个对角正方形,67层以上切去另外两个对角正方形,91层以上又切去三个正方形,只剩下两个正方形到顶。
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筑师F.卡恩。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问题,提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顶部设计风压为305千克力/米2,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测位移为460毫米。
大厦的造型有如 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不同方向的立面,形态各不相同,突破了一般高层建筑呆板对称的造型手法。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西尔斯大厦用钢材76000吨,每平方米用钢量比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帝国州大厦降低20%,仅相当于采用 5跨框架结构的50%。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高层建筑抗风结构设计的明显进展。
大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在房间内和各种管井、管道内普遍装设、报警器和电子控制的消防中心的消防系统。楼内的自动喷水装置在火警发生时可将水自动喷洒于任何地点。位于大厦不同高度上的屋顶平台在火警时可用于安全疏散。大厦中安装了102部电梯。一组电梯分区段停靠,从底层有高速电梯分别直达第33层和66层,再换乘区段电梯至各层;另一组从底层至顶层每层都可停靠。
澳大利亚悉尼市一个大型综合性文艺演出中心,以建筑形象独特而著称于世。它建在悉尼港内一块伸入海面的地段上,东、西、北三面临水,南面对着植物园。
悉尼为兴建这座歌剧院于1955年举行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从233个方案中选定丹麦建筑师J.伍重的设计。1966年伍重辞去剧院总建筑师职务,剩下的室内设计由澳大利亚建筑师完成。歌剧院从1959年破土动工,1973年全部竣工。
悉尼歌剧院建筑总面积 88258平方米,包括一个有2690座的大音乐厅,一个有1547座的歌剧厅,一个可容500 多人的剧场和一个小音乐厅。此外,还设有排演厅、接待厅、展览厅、录音厅以及戏剧图书馆和各种附属用房(如餐厅、售品部等),共900多个房间,同时可容6000多人在其中活动。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 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伍重参加设计竞赛方案过于简略,后来在工程进行中遇到了一系列复杂而困难的技术课题。例如起初设想那些巨大的壳片是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只能将每一个壳片划分为一条条钢筋混凝土的肋券,再分段预制,然后才能组合成整体。为了减少施工的困难,又将全部壳片改为同样的曲率,使每一个壳片都相当于假想半径为76米的圆球表面的一部分。为研究和设计这些壳片的结构,用去8年时间,施工也费时3年多。工程预算700万美元,实际费用达12000万美元。
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这座建筑已被视为悉尼市的标志。
为1960年在罗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修建的练习馆,兼作篮球、网球、拳击等比赛用,建于1956~1957年。可容6000观众,加活动看台能容8000观众。
设计者为意大利建筑师A.维泰洛齐和工程师P.L.奈尔维。这座朴素而优美的体育馆是奈尔维的结构设计代表作之一,在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体育宫平面为圆形,直径60米,屋顶是一球形穹顶,在结构上与看台脱开。穹顶的上部开一小圆洞,底下悬挂天桥,布置照明灯具,洞上再覆盖一小圆盖。就视觉而言,略嫌低小。穹顶宛如一张反扣的荷叶,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36个“丫”形斜撑承托,把荷载传到埋在地下的一圈地梁上。斜撑中部有一圈白色的钢筋混凝土“腰带”,是附属用房的屋顶,兼作联系梁。球顶下缘由各支点间均分,向上拱起,避免了不利的弯距。从建筑效果上看,既使轮廓丰富,又可防止因视错觉产生的下陷感。小体育宫的外形比例匀称,小圆盖、球顶、丫形支撑、“腰带”等各部分划分得宜。小圆盖下的玻璃窗与球顶下的带形窗遥相呼应,又与屋顶、附属用房形成虚实对比。“腰带”在深深的背景上浮现出来,既丰富了层次,又产生尺度感。丫形斜撑完全暴露在外,混凝土表面不加装饰,显得强劲有力,表现出体育所特有的技巧和力量,使建筑获得强烈的个性。
小体育宫优美的球顶天花著称于世。它是一个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巧妙结合的优秀艺术品。球顶由1620块用钢丝网水泥预制的菱形槽板拼装而成,板间布置钢筋现浇成“肋”,上面再浇一层混凝土,形成整体兼作防水层。预制槽板的大小是根据建筑尺度、结构要求和施工机具的起吊能力决定的。条条拱肋交错形成精美的图案,如盛开的秋菊,素雅高洁。球顶边缘的支点很小,丫形斜撑上部又逐渐收细,颜色浅淡,再加上对应各支点间悬挂在球顶上的深色吊灯的对比作用,使球顶好像悬浮在空中。如此独特的意境令人赞叹,难怪奈尔维被称作“钢筋混凝土诗人”。 小体育宫整个大厅的尺度处理也很好。穹顶中心的尺度最小,越往边缘,尺度逐渐加大,与支架相接处的构件尺度最大。最外边的三个一组的构件,顺着拱肋走向,把力集中到支点上。而它们的轮廓与丫形斜撑上部形成的菱形,又与预制槽板的菱形相似,不过它们是通透的,不显沉重。这种相似形状的有韵律的重复和虚实对比手法,使整个穹顶分外轻盈和谐。
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建于1984-1988年,由贝聿铭设计,总建筑面积七万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是一座只在地面上露出玻璃金字塔形采光井的地下宫,它包括入口大厅、剧场、餐厅、商场、文物仓库、一般仓库和停车场等。金字塔是入口大厅的自然采光的顶棚,它的一边是大门,其余三边是另外安排的3个小金字塔,由三角形水池和喷泉连成整体。
著名的现代建筑。联合国1945年成立于旧金山,应美国国会邀请,决定将总部设在美国。
1946年选址时,美国J.小洛克菲勒出资购买纽约曼哈顿岛东河岸边大片街区相赠,经联合国大会决议接受,遂定址纽约。1947年成立由国际知名建筑师(包括中国梁思成教授)组成的设计委员会,设计总负责人为美国建筑师W.K.哈里森。
大厦1947年动工,1953年建成(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早期板式高层建筑,1947~1953年建,W.K.哈里森等设计)。 大厦占地7.2公顷。居中为大会堂,供联合国大会使用。设计时,会员国不多,按远期会员国80个和每会员国代表5人、顾问5人考虑,并加设特别观察员席和贵宾席300个,记者席320个,听众席1000个。大厅内墙为曲面,屋顶为悬索结构,上覆穹顶。南面为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是早期板式高层建筑之一,也是最早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前后立面都采用铝合金框格的暗绿色吸热玻璃幕墙,钢框架挑出90厘米;两端山墙用白大理石贴面。大楼体形简洁,色彩明快,质感对比强烈。东河沿岸为一组五层会议楼建筑,分设各理事会大厅。临42号街的旧建筑曾作为联合国图书馆,1961年拆除重建。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个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贝聿铭设计。
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
展览馆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个长方形凹框中。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研究中心的入口偏处一隅,不引人注目。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展览馆入口北侧有大型铜雕,无论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来说,都与建筑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东西馆之间的小广场铺花岗石地面,与南北两边的交通干道区分开来。广场中央布置喷泉、水幕,还有五个大小不一的三棱锥体,是建筑小品,也是广场地下餐厅借以采光的天窗。广场上的水幕、喷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倾泻,水声汨汨。观众沿地下通道自西馆来,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动步道到东馆大厅的底层。
展览馆美术馆馆长J.C.布朗认为欧美一些美术馆过于庄严,类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还有一些美术馆过于崇尚空间的灵活性,大而无当,往往使人疲乏、厌倦。因此,他要求东馆应该有一种亲切宜人的气氛和宾至如归的感觉。安放艺术品的应该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观众来此如同在家里安闲自在地观赏家藏珍品。他还认为建筑应该有个中心,提供一种方向感。为此,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向。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大厅高25米,顶上是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自然光经过天窗上一个个小遮阳镜折射、漫射之后,落在华丽的大理石墙面和天桥、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东馆的设计在许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隐喻西馆,而手法风格各异,旨趣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东馆内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产地以至墙面分格和分缝宽度都与西馆相同。但东馆的天桥、平台等钢筋混凝土水平构件用枞木作模板,表面精细,不贴大理石。混凝土的颜色同墙面上贴的大理石颜色接近,而纹理质感不同。
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世界最大的机场之一,在巴黎市东北郊,离市中心24公里,以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名字命名。
戴高乐机场建于1967~1974年,总建筑师P.安德鲁。机场占地约30平方公里,设计高峰容量为每小时起降班机 150架次,客运量为每年5000万人次。
1号候机楼供国际航线层圆形大楼(其中两层在地下)。地下第1层设有商店、邮局、酒吧和餐厅等服务设施。地下第 2层为离港和进港的行李分检处所。候机楼首层为离港层,旅客在此办理行李托运和离港手续后,经自动步道到第2层的转运层,然后经自动步道到卫星登机厅准备登机。第3层为进港层,进港旅客经自动步道到2层转运层,再经自动步道到3层,办理进港手续和认领行李。在离港层和进港层外缘的不同高度上,各有一条环行汽车道,以利旅客出港、进港。第4层设有空调机房和配电室等技术用房。第5层至第8层为停车场。第9 层有停车场、瞭望平台和附属办公室。
整个候机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浑厚和谐,不施多余装饰;内部装修简洁明快,色彩鲜艳。 1 号候机楼布局高度集中。它的圆形平面和双层环行车道,便于大量旅客进出候机楼。在圆形平面周围设置7个独立的卫星登机厅和约40座可伸缩的登机桥,解决了大量旅客只由一座候机楼接待起降飞机的难题。缺点是旅客在候机楼内行动路线复杂,离港、进港和转运层之间的自动步道交叉跨越圆形平面中心的天井,缺乏一目了然的方向感。转运层至卫星登机厅之间的自动步道长达170米,虽然楼内有许多路标,还设置了广播、问讯系统,仍不免使旅客迷惑、焦急。
戴高乐机场2号候机楼供国内航线使用,采取分散的单元式布置。每个单元担负某一航班旅客乘飞机的全部程序,每6 个这样的单元组成一个弧形的单元组。候机楼内侧是车道,外面两侧是机坪。这种布置形式缩短了旅客由车道边到登机口的距离和离港、进港的路线。但是也相应带来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困难,以及纵向水平交通和问讯系统随之复杂化等问题。
印度东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新城市的规划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从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上,占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近期为15万人,远期为50万人。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于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城顶端,可俯视全城。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区。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统”;道路系统象征“骨架”;城市的建筑组群好似“肌肉”绿地系统象征城市的呼吸系统“肺脏”。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共7个等级,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系统。此外,全城还有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广场上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各建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场,经常使用的停车场和次要入口设在背面或侧面。在建筑方位上考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广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丰富景观。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间尺度和人体尺度的关系。
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整,得到一些好评。批评者认为城市布局过于从概念出发。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建筑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建筑空间与环境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考虑不够。城市建成使用后的几十年中,已作了一些调整。
它的外形轮廓简洁猫先生官方网站,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用一个长100多米,由11人连续拱壳组成的巨大顶棚罩了起来,顶棚断面为V形,前后檐翘起,既可遮阳,又不阻断穿堂风。顶棚以下有四层,底层为门厅和并列的8个小法庭以及一个庭。法院入口没门,只有三个直通到顶的高大柱墩,形成一个开敞的门廊,柱墩分别涂以红、黄、绿三种颜色,鲜明地突出了入口。主要立面上满布尺寸很大的遮阳板,法院外表是着的混凝土,上面保留着模板的印痕和水迹。大门廊之内有坡道,墙壁上点缀着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孔洞,并涂以红、黄、蓝、白等鲜艳色彩。怪异的体形、超乎寻常的尺度,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和不协调的色块,给建筑带来了怪诞粗野的情调。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市的三权广场上,建于1958~1960年,设计人是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
大厦由两院会议厅和办公楼组成。前者为一长240米、宽80米的扁平体,上面并置一仰一覆的两个碗形体,上仰的众议院会议厅,下覆的是参议院会议厅。会议厅的后面是高27层的办公楼。为了加强垂直感,办公楼设计成并行的两条,平面和正立面都呈H形。整幢大厦水平、垂直的体形对比强烈,而用一仰一覆两个半球体调和、对比,丰富建筑轮廓,构图新颖醒目。(巴西议会大厦,1958~1960年建,O.尼迈耶设计)
巴西新都巴西利亚是从平地建设起来的新城。为了改变巴西的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状况,开发内陆不发达区域,1891年巴西宪法规定迁都内陆。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在戈亚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建设新都,定名为巴西利亚;同年,通过竞赛选取巴西建筑师L.科斯塔设计的新都规划方案,规划人口50万,规划用地152平方公里。
1957年巴西利亚开始建设,由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担任总建筑师。至1960年,建设初具规模,正式从里约热内卢迁都新址。巴西利亚的建设当时在世界的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传为盛事。
巴西利亚规划颇具特色。城市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平面形状犹如有后掠翼的飞机。 东西向的主轴线公里,东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的办公大楼,严整地排列在大道两侧。主轴线东端是三权广场广场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议会大厦、最高法院和鼎足而立;在布局构图上、建筑空间上都是视线集中的地方。主轴线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机关,西端是城市的铁路客运站。 南北向轴线呈弧形的翼状,两翼各长5公里许,有一条主干道贯穿其间,与公路连接。主干道两旁布置着长方形的居住街区。每一街区内有高层、多层的公寓以及商店等设施,布置格式基本统一。城市两条主轴线层的大平台,在不同层次上形成立体交叉道口,以疏导各个方向的交通。在这里设立全市的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公共客运也大多在这里转站换乘。稍西有体育场。东西轴线的南北两片地段分设动物园和植物园。城市的北、东、南三面有人工湖围绕,人工湖附近散布着若干片独户住宅区。城市有少数小型工厂,布置在火车站的一侧。
巴西利亚的规划设计构思新颖,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些成果。广场建筑群特别是矗立在三权广场上的主要的政府机构建筑,具有挺拔、开阔的气魄。批评者认为它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考虑不足,未能妥善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就业和居住等问题。
德方斯区位于巴黎西北,塞纳河畔,距凯旋门5公里,与卢佛尔宫、星形广场(现名戴高乐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1932年,塞纳省省会曾举办过一次对历史上形成的东西主轴线和星形广场到德方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美化的“设想竞赛”。在1958年成立了“德方斯公共规划机构”,提出要把德方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事务区,以作为公元2000年巴黎的“橱窗”猫先生官方网站。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事务区和西部公园区,规划用地760公顷。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德方斯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
德方斯区规划注意利用城市空间,通过开辟多平面的交通系统,严格实行人车分流的原则:车辆全部在地下三层的交通道行驶,地面全作步行交通之用。在区的中心部位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平台,长600米,宽70米,有步行道、花园和人工湖等,不仅满足了步行交通的需要,而且提供了游憩娱乐的空间。 商业服务设施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九个邻里商业中心,下面约有100个小商店,分设在办公楼和住宅底层。居民可以就近购买生活用品。集中的商业中心规模巨大,如欧洲最大的“四季”商业娱乐中心,设有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电影院、饭店和舞蹈学校等,总面积105000平方米。
在德方斯区,每座建筑的体型、高度和色彩都不相同。有高 190米的摩天办公楼、跨度 218米的拱形建筑,有各种外墙装饰,景观丰富多彩。 德方斯的规划建设在技术上有较高的水平,并有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巴黎市中心区的拥塞状况。
但有人认为,德方斯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平台造价贵,能耗大;大平台上的人行广场、绿化设施等使用率不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评议,有人认为高大的建筑群会破坏巴黎古城的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色;也有人认为,德方斯将会同埃菲尔铁塔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终将为人们所喜爱。
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查尔斯·摩尔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群和广场设计的一个例子。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城市。1973年,市政当局决定在该市意商居民集中的地区建造意大利广场。意大利广场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的由柱子与檐部组成的单片“柱廊”,前后错落,高低不等。这些“柱廊”上的柱子分别采用不同的罗马柱式,祭台带有拱券,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长约24米。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有两条通路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建筑相似。广场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整个意大利广场的处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传统又前卫,既认真又玩世不恭,既严肃又嬉闹,既俗又雅,有强烈的象征性、斜事性、浪温性。建成后,意裔居民常在这里举行庆典仪式和聚会,它同时也是一处休憩场所,受到群众的欢迎。
但建筑界贬褒不一。有文章说:“建筑难得使人快乐、浪漫、高兴和有爱的感情,意大利广场是难得的便外作品之一”,另外又有人说它“极端令人厌恶”,“喷泉是一连串的玩闹,总起来说,它不过是后现代主义的一出滑稽戏。”
柏林爱乐音乐厅的前厅安置在观众厅的正下面,由于观众厅的底面如同一个大锅底,其下的前厅的空间高矮不一,其中还布置着许多柱子、杰梯和进口,因而这个音乐厅的前厅的空间形状极其复杂,路线非常曲折。初次来此的人会产生扑朔迷离、摸不清门路而丰富诱人的印象。及至进入观众厅内,看到的又是如同山口袋中葡萄园似的景象。听众席化整为零,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哇田”似的小区,它们用矮墙分开,高低错落,方向不一,但都朝向位于大厅中间的演奏区。由于化整为零,一般大观众厅中常有的诚大的大尺度被化解了,确实呈现出亲切]随和、轻松、细开展巧、潇洒的气氛。
爱乐音乐厅的外形由内部的空间形状决定。周围墙体曲折多变,屋顶的形状由内里的天幕似的天花板确定。整个建筑物的内外形体都极不规整,难以形容。
盖里自宅原本是一幢普通的两层荷兰式小住宅,木结构,坡屋顶,位置在两条居住区街道的转角处。盖里大体保留原有房屋,但在东、西、北三面扩建单层披屋。东面扩建部分是一小狭条,成为进入老房子的门厅;西面扩建部分也是一狭条,是老房子的又一门厅,面对内院;北面临街的一边扩充最多,中间一段为厨房,厨房东面为餐厅,西面为日常进食的空间。三面扩建的面积共约74平方米。从所用的材料来看,有瓦楞铁板、铁丝网、木条、粗制木夹板、钢纡玻璃等等,全都在外,不加掩饰。这些添建的部分形体极度不规则,可以说是横七竖八、旁出斜逸;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硬撞硬接。最引人注目也是盖里最得意的一笔是厨房天窗的奇特造型。天窗用木条和玻璃做成,好像一个木条钉成的立方体偶然落到凹入的房顶上,不高不低,正好卡在厨房上空。其余的屋顶上安置着若干铁丝网片,支支棱棱,使添建部分的轮廓线益加复杂错乱。所有这些处理同保留下来的老房子的上部,无论在材料上、形体上,还是在风柞、观念上都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室内处理上大体也是如此。添建部分没有天花板,木骨袒露。厨房所在地跨在原来的汽车道上,车道的沥青路面就保留下来做了厨房和餐厅的地面。老房子内也经过一些处理,原有的天花吊顶被拆去,有些墙面,如卧室的一个墙面也打掉抹灰层,露着木板条。
盖里改建后的自用住宅确实与众不同。盖里说他自己的房子、预算、工期都由自己掌握,可以充分地按自己的要求和观念来做,因此可以自由地“研究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这座建筑物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下部有石质墙面的较方正的管理用房等,而主要的建筑体量异常弯扭复杂,那些难以名状的流动弯曲的体量,内部是钢架,外表覆盖钛板,钛板的总面积达2.787万平方米。结构设计由SOM事务所承担。结构方式同造船相近。
这座建筑几乎不用人工绘图,全部依靠电脑。如果没有电脑,这样造型复杂的建筑物是难以完成的。由于造型极度不规则,工程人员说内部钢构件没有两件的长度是完全相同的。建筑物的造价达到1.357亿美元.由于工程复杂,建筑师时常召到工地上去,盖里说:建筑师可能再度成为建造大匠(master builder)。
1996年7月盖里到工地察看,他说建造中的建筑物与原来的构想吻合,他惊叹道:“我看到那30米高的空中曲线准确地与草图相同,我惊住了。……用电脑画的建筑图是有生命的设计作品,纯净利落,表达出我的建筑构思的力度。”当地有人认为这座建筑外形象“一艘怪船”,有人说它像“一朵金属花”。
通用汽车技术中心由小沙里宁设计,基地约一英里见方,其有25幢楼,环绕着中央的一个长方人工湖,自由但又富于条理地进行布局。它的建筑风格、钢和玻璃的“纯净形式”、“全面空间”、“模数构图”和到处闪烁着的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使人联想到密斯密斯.凡.德.罗。但是小沙里宁在尺度的掌握,空间界面的处理上较密斯密斯.凡.德.罗更为成熟、丰富、精致与接近人情。其中有两幢楼:工程馆与食堂的效果甚佳,荣获1955年的AlA奖。工程馆包括有车间、制图室、办公室等,位于人工湖的一端,它功能合理,外型简洁,一望而知是最新的一件工业产品。事实上,它在厂方的支持下的确是第一次大规模地试用了当时的新产品——隔热玻璃,然而尺度宜人、构图清新、细部处理细致,在人工湖水和绿化的交相映辉之下却别有特色。